![]() |
新加坡2025年4月13日 /美通社/ -- 新加坡管理大學(xué)(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簡稱:"新大") 楊邦孝法學(xué)院 (Yong Pung How School of Law) 的學(xué)生在全球舞臺上展現(xiàn)出卓越的辯護技巧、智慧與國際競爭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雙冠佳績。在同個周末,新加坡管理大學(xué)的團隊在兩項全球最負盛名的模擬法庭競賽中斬獲最高榮譽,這兩項賽事分別是在華盛頓舉行的"第66屆菲利普-杰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66th 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以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舉行的"第22屆Willem C. Vis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22nd Willem C. Vis (Ea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
這些成就標志著新大以及新加坡法律教育在國際舞臺上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新加坡的大學(xué)贏得杰賽普冠軍還是在2001年。這一重大成就不僅提升了新大楊邦孝法學(xué)院在世界頂尖法律教育機構(gòu)中的地位,也為這個城市國家未來的律師們樹立了榜樣。
新大常務(wù)副校長Alan Chan陳金梁教授表示:"我校為這兩個團隊感到無比驕傲!我們深知他們才華橫溢,而這些成績也證明了我們并非偏袒自己的學(xué)生!這些來之不易的勝利也反映了我們教職人員、校友以及整個新大學(xué)法學(xué)界的奉獻與支持。法學(xué)院將不遺余力地通過嚴謹?shù)恼n程和實踐機會,繼續(xù)培養(yǎng)適應(yīng)全球需求、具備實踐能力的法律專業(yè)人才。"
他還補充道:"我們團隊的出色成就鞏固了楊邦孝法學(xué)院在辯護和法律教育領(lǐng)域的全球領(lǐng)先地位,在今年大學(xué)慶祝成立25周年之際,這一成績顯得尤其意義非凡。"
2025年菲利普-杰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奪冠
4月5日,新大學(xué)生代表隊在2025年菲利普-杰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世界冠軍。這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最具聲望的模擬法庭競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法學(xué)生參與,共同探討緊迫的國際法律問題。今年的杰賽普模擬法庭競賽競爭異常激烈,共有來自104個國家的805支隊伍參賽,參賽人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
這是新大楊邦孝法學(xué)院自2013年首次參加該競賽的國際輪次以來,第四次闖入決賽。盡管是參賽院校中較為年輕的法學(xué)院之一,但該校代表隊在2013年、2014年和2022年均獲得了亞軍。
菲利普-杰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被譽為國際模擬法庭的"大滿貫"賽事之一,模擬聯(lián)合國司法機構(gòu)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處理的國家間虛構(gòu)爭端。每所法學(xué)院僅能派出一支代表隊參賽,就復(fù)雜的國際法律問題進行書面和口頭辯論。在國家或地區(qū)預(yù)選賽中獲勝的隊伍,通常會于4月的第一周前往華盛頓特區(qū)參加White & Case國際輪次的比賽,角逐令人夢寐以求的杰賽普世界杯。
來自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和烏克蘭的隊伍晉級4月4日舉行的半決賽。在激動人心的決賽中,新加坡管理大學(xué)和基輔國立大學(xué)莫希拉學(xué)院(National University of Kyiv-Mohyla Academy)最終對決,新大學(xué)脫穎而出,最終奪冠。
新大的優(yōu)秀團隊由法學(xué)學(xué)士四年級本科生Lovein Sui 徐樂盈、Elizabeth Ho 何俐慧、Genieve Wu胡芷儀、Raelee Toh卓宣慧和Erica Wee黃旭恩五位女將組成,她們精湛的法律推理、沉穩(wěn)的表現(xiàn)和出色的辯護給國際法院的評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黃旭恩還被評為比賽最佳辯手。該團隊由新大法學(xué)助理教授Nicholas Liu劉勝帶領(lǐng)的校友教練團隊悉心指導(dǎo)。
2025年Willem C. Vis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奪冠
僅一天后,在香港舉行的第22屆Willem C. Vis (East)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上,經(jīng)過九輪激烈角逐,新大模擬法庭代表隊亦登上了領(lǐng)獎臺。此次奪冠標志著新大自2010年首次參賽以來,在Vis (East)比賽中第三次奪冠,此前還曾在2022年和2015年奪冠。該校還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獲得了獎項。
新加坡管理大學(xué)Vis (East)參賽團隊成員包括學(xué)士后法律課程學(xué)生Samantha Loh羅溫俐、Aishwarya Salkade,以及法學(xué)學(xué)士本科生Jonathan Teo張悅義、Adele Ling林彥瑩和Evangeline Han韓善如。
Vis (East)辯論賽是維也納著名的Willem C. Vis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的姊妹賽事。隨著亞洲地區(qū)國際商業(yè)交易和跨境糾紛不斷增多,Vis (East)辯論賽為法律專業(yè)學(xué)生、學(xué)者和從業(yè)者提供了從亞洲視角了解全球仲裁和國際貿(mào)易法的機會。
在決賽中,新加坡管理大學(xué)與德里國立法律大學(xué)(National Law University Delhi)展開了精彩對決,最終新大宣布為冠軍。該團隊還獲得了其他多項榮譽:
關(guān)于新加坡管理大學(xué)楊邦孝法學(xué)院的卓越成績
新大楊邦孝法學(xué)院在模擬法庭競賽中取得成功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是Ian R Taylor國際模擬法庭培訓(xùn)項目,該項目已使這所法學(xué)院在全球舞臺上穩(wěn)固立足。這個項目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模擬法庭參賽者,他們斬獲了無數(shù)世界級榮譽,助力新大在各大國際知名模擬法庭競賽中持續(xù)保持卓越表現(xiàn)。
根據(jù)Nica.team法學(xué)院排名,楊邦孝法學(xué)院在國際模擬法庭競賽方面一直位列全球前三。學(xué)院在諸多知名賽事中也一直是佼佼者,包括國際刑事法院(海牙)(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Hague))、普萊斯傳媒法模擬法庭競賽(牛津)(Price Media Law (Oxford))、法蘭克福國際投資模擬仲裁庭(Frankfurt Investment)以及Vis(維也納)等重要模擬法庭辯論賽。新大的團隊在杰賽普(華盛頓)、曼德拉(Mandela)人權(quán)模擬法庭以及亞洲法律協(xié)會(LAWASIA)等眾多競賽中亦表現(xiàn)卓越。
就在數(shù)周前,新大代表隊在2025年3月12日至15日于香港舉行的第23屆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競賽(亞太地區(qū))(23rd Red Cross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HL) Moot (Asia-Pacific Region)?)中奪冠。2024年,新大模擬法庭參賽選手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國際刑事法院模擬法庭競賽中摘得桂冠,并在難民與移民(Refugee Migration)模擬法庭競賽、弗萊徹(Fletcher)國際破產(chǎn)法模擬法庭競賽以及佩雷拉(Perera)模擬法庭競賽中榮膺世界冠軍。此外,新大代表隊在普萊斯(Price)傳媒法模擬法庭競賽、史丹森(Stetson)模擬法庭競賽和曼德拉人權(quán)模擬法庭競賽中均躋身世界總決賽,并在曼弗雷德-拉克斯國際空間法(Lachs Space)模擬法庭競賽中首次問鼎。
关于新加坡管理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简称:新大)成立于2000年,以其在单一学科及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而闻名,这些研究致力于解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问题,对商业、政府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新大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融合了创新型体验式学习,旨在培养全球公民、企业家和变革推动者。新大拥有13000余名学生,提供会计、商业、经济、计算、法律和社会科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也提供深度跨学科综合教育的学士学位课程。此外,新大还开设了日益丰富的高管发展和继续教育课程。新大通过其城市校园,依托与业界、政策制定者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为新加坡乃至全球产生积极影响。官网:www.smu.edu.sg
关于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
2021年4月11日,新大法学院更名为杨邦孝法学院,以此纪念和表彰已故的杨邦孝博士。杨邦孝博士曾是新加坡前首席大法官,也是新加坡管理大学第三任名誉校长。
2007年8月,法学院迎来了首批116名学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均拥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致力于培养能够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法律人才。通过新大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不仅掌握了将法律专业知识置于具体情境中加以运用的能力,还具备了跨学科和跨地域思考的能力。新大法学院毕业生自信满满、能言善辩、思维敏捷。
学院提供四年全日制法学学士学位课程、五年制法学与会计、商业、经济、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或社会科学双学位课程、三年制学士后法律课程(Juris Doctor)、法学硕士学位课程、涵盖法律、商业与科技的法学博士学位课程,以及法律专业进修课程。自2020-2021学年起,学院还与新大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学院联合开设了新的计算机与法律理学学士学位课程。该课程将培养兼具信息科技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他们架起技术与法律之间的桥梁。
新大杨邦孝法学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主要的相互关联领域:法律与科技、亚洲跨国商业法以及争端解决。学院还设立了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计算法学、商业法和国际争端解决等领域的法律研究中心。官网:www.law.smu.edu.sg